瞭解失能

如何照顧失能

老人及失能者吞嚥與餵食照護

2014/9/5


老年人的吞嚥變化
一、因年齡造成功能退化現象

1.在口腔期主要變化:牙齒脫落、唾液分泌減少、舌頭及舌骨下落、口腔內感覺變差。
2.在咽喉期主要變化:咽喉及舌骨上升不足、咽喉關閉不全、咽喉腔變大、食物易滯留。
二、因疾病所造成:中風、癌症‧‧
 
吞嚥困難之照護
常見的吞嚥障礙症狀:
1.咀嚼或吞嚥時需過多的口腔動作
2.牙齒不斷的咬動食物或舌頭前後晃動,卻未見啟動吞嚥反射
3.進餐中常出現咳嗽、或嗆咳(咳得幾乎喘不過氣來)
4.一吃或喝完就咳嗽或嗆咳
5.每口食物需嚥兩三回
6.進餐後,舌面上仍殘留許多食物殘渣
7.食物堆在口腔內的一側而不自覺
8.明顯的流涎,特別是在用餐中
9.平時口邊常有多量的分泌物(如口水)
10.吃或喝完後會有咕嚕聲,從咽喉處發出
11.不明原因的發燒
12.反覆性肺炎
13.體重不斷下降
14.脫水或是營養不良。
 
吞嚥障礙進食注意事項
1.環境及姿勢
(1)進食時不應有分散注意力的事物;
(2)病人在吞嚥時將下巴往內縮,以確保吞嚥安全
(3)避免使用吸管,因會在病人準備好要吞嚥之前,造成液體進入氣管。
(4)吞嚥反射延宕者,需較長時間進食,勿催促他。
(5)吞嚥過程中,超過10% 發生嗆咽情形,或大量的食物殘渣堆積於其中,表示不能安全由口進食,需暫時用鼻胃管方式進食。
(6)將杯子改良,當病人在喝東西時,脖子不會過度伸張,如:將紙杯 1/3的杯緣撕掉,在喝東西時,只要稍稍彎曲脖子即可。

2.食物質地之選擇
(1)選擇適當的濃稠度與質地及運用安全吞嚥法等,促進吞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,以預防吸入肺部的危險。
(2)為了預防吸入現象,並維持足夠水分攝取,可選擇含膠質性食物,如洋菜、果凍、愛玉凍、布丁等。

3.液體和食物進展
液體進展:液體可加快凝寶、輕鬆吞或麥粉使液體凝固成糊狀液如:果汁、湯、牛奶。
食物進展:首先從單純的、質地較密的開始,如:布丁、果凍、洋菜,漸漸地增加顆粒狀食物,如:稠稀飯,然後固體食物

4.管灌技巧的訓練及注意事項
(1)當病人有吞嚥困難時,醫師會幫病人插上鼻胃管,以防止吸入性肺炎發生,另一方面亦可提供病人足夠的營養。
(2)短期插鼻胃管的病人,必須由護士協助灌食,否則灌食方法不正確,會造成吸入性肺炎。若病人出院後仍須使用鼻胃管進食,則家屬須經護理人員的指導後才可為病人灌食。
(3)未經醫師及語言治療師的許可,不可擅自由口餵食食物,以免發生肺炎。
(4)長期鼻胃管灌食時之照護
A.每天觀察鼻胃管正確標示刻度;
B.確認灌食種類及濃度,並記錄灌食量及消化、排泄情形;
C.協助鼻胃管更換及清潔:
a.每天協助做口腔護理及清洗鼻孔;
b.每天重新固定管子,重貼膠 布;
c.按時更換N-G tube (PU材質7~14天,silicon 1個月)。
 
管灌灌食前
1.管灌食物放置室溫不超過4小時;半小時內不灌者須放冰箱,冰箱內放置不超過24小時。
2.灌食姿勢床頭抬高30~45度。
3.做完治療﹝如抽痰、翻身﹞後,需洗手再灌食。
4.灌食前回抽觀察消化情形,回抽物需再灌回。
5.回抽時沒有內容物則以聽診器確定鼻胃管的位置。
6.確定胃管通暢,位置正確及消化良好後開始灌食。
7.有腹賬,反抽未消化液100cc以上時暫停灌食。
 
灌食中、後
1.灌食量200~400cc,每2~4小時灌食一次﹝視病人忍受度及消化情況調整﹞。
2.灌食速度:依飲食濃度及病人反應而定,成人每200cc以3-5分鐘的速度灌完。
3.灌食後以開水20~50cc沖洗管子,避免管內食物發酵或阻塞
4.灌時後姿勢保持0.5~1小時
5.對所引起的腸胃問題,如腹瀉、便秘、腹脹、噁心、嘔吐予適當處理。

#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止灌食並告知醫師:
1.咳嗽厲害或呼吸急促;
2.阻力很大無法灌食;
3.嘔吐;
4.管子滑出不確定是否在胃中。

 

【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】 作者:台大醫院復健病房 張美英護理長上課講義


上一篇:家有失能者 北市年供14~21天喘息服務 下一篇:台灣長期照護政策之發展現況 - 長照十年計畫(上)

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6號

copyright©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

長照險

客戶服務專線 0800-031-115隱私權保護聲明寫信給新光